学院部分团队介绍

金属氧簇化学研究所

福州大学金属氧簇化学研究所是在福州大学物理化学重点学科的结构化学研究室的基础上组建的。结构化学是我校卢嘉锡院士在上世纪50年代建校起就创建的研究方向,有长期的研究历史,曾获得福建省自然科学一等奖等奖项,在国内外已有较强的影响力。

目前研究所继承传统,注重原创性的结构化学基础研究。研究内容主要涉及通过结构及能带调控来实现金属氧簇功能材料的导向合成和性能优化,研究材料的结构与性能间的构-效关系,最终实现具有特定性能的金属氧簇材料的理论设计和定向合成。研究体系主要集中在金属氧簇构筑的吸附材料、存储材料、发光材料、磁性材料、变色材料、导电材料、能源存储和催化材料等功能材料体系。

研究所现有专职教师12人,其中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1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正高8人,副高4人;博士生导师8人,硕士生导师12人。研究所成员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共达30余项。目前在研科研经费约1000万元。

 

金属氧簇化学研究所所长

李新雄,福州大学化学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化学学院金属-氧簇化学研究所所长。2007年本科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获得理学博士学位。之后,李新雄研究留所工作,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2015起入职福州大学化学学院工作至今。2018-2019年期间,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目前,李新雄研究员主要从事晶态多酸簇基功能材料的设计合成、结构与性能研究。目前他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在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CCS Chemistry, Chem. Commun.等刊物上发表SCI论文70余篇,论文被引用超过3000余次。获批中国发明专利7项,主持包括国家级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面上项目等共4项。2023年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