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设为首页  
    首页               部门概况               政策文件               工作动态               招聘信息               下载专区               图片新闻
         首页 > 师德楷模 > 正文  

高诚辉教授


信息来源:暂无 发布日期: 2017-06-16浏览次数:

 

姓名:高诚辉教授年龄:职业:教师性别:男

                 高诚辉: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模范教师、机械设计领域的干将

      高诚辉,博士,福州大学副校长,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和机械设计及理论博士点学科带头人,政协福建省委常委,民盟中央委员、福建省副主委,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作为学科带头人,他负责“九五期间”国家“211工程”福州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重点学科项目的建设,在他的组织领导下,重点学科的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2001年5月,机械工程与自动化重点学科通过了国家“211工程”子项目验收,尤其是对区域经济建设贡献方面获得验收专家的高度评价。经过建设,机械工程学科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3年以他为学科带头人的机械设计及理论二级学科获得博士学位授权点,从获硕士点到获博士点仅用了4年时间;2005年又获得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博士学位授权点。2003年由他主持的“福建省制造业数字化设计工程研究中心”获福建省政府批准启动建设。2005年“机械设计及理论”和“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2个二级学科均被批准为福建省重点学科。现在,学科的学术队伍在学历、职称和学缘方面都得到优化,凝聚了一大批高学历、年轻化的学术人才,呈现生机勃勃的发展后劲;形成了摩擦学、装备设计、制造业信息化和机械系统动力学及控制4个有一定特色的研究方向。学科的人才培养实现了多层次和柔性化,“预就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都列入国家教育质量工程项目。


  作为学者,他具有很高的学术造诣,先后负责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机械工业部、中国科学院开放研究室、福建省重大科研项目等20多项。在研项目中有国家级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3项,研究经费达290多万。“外加磁场在低温镀铁中电磁特性的研究”和“新型陶瓷混杂纤维复合材料制动片的研制”项目分别获1989年和2007年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非晶态Fe-Ni-P合金电沉积及其镀层性能”获2002年福建省科学技术三等奖;获国家发明专利、国家软件著作权、首届中国金榜技术与产品博览会金奖等共计6项。学术专著《非晶态合金镀及其镀层性能》获华夏英才基金会资助2004年在科学出版社出版。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60多篇,其中SCI、EI、ISTP收录38篇次。其高水平的学术研究赢得国内外同行的认可,并具有较大影响。在国际学术会议上曾任过1次会议副主席,3次分会场主席、1次学术委员会委员。2004年12月受邀请参加中国工程院和国家基金委共同举办的,在北京香山饭店召开的第二次“工程前沿”研讨会,并做大会报告。这是国内最高规格的学术会议,他被邀请作为17个大会报告人之一,充分表明其在学术界的学术地位。


  作为教师,他长期站在教学第一线,一直承担本科生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课程设计及研究生学位课等多门课程,每年都超额完成教学工作量。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充实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着力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善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鼓励学生打破对知识、对权威的迷信,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了解学科的前沿思想和发展趋势。他积极组织参与教学改革和精品课程建设,倡导在素质教育、创新与创业教育、个性化培养等方面开展教学改革,在学生中开展创新科技活动。他负责组织实施的“五个机类专业合并调整为一个新型专业的改革与实践”的省级教改项目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和省教学成果特等奖;“机械类学生能力培养体系的改革与实践”教改项目获福建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加强工程教育改革打造新型工业化需要的工程师”项目获第四届福建省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发表教育教学改革论文18篇。目前他负责的“预就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获批为国家教育质量工程项目。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是他在教坛辛勤耕耘二十多载的真实写照。为此他先后获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颁发的“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和国家人事部和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模范教师”光荣称号。

 
服务指南 | 办公平台 | 福州大学


       福州大学人事处
地址:中国福建省福州市福州地区大学城学园路2号
师德师风:0591-22865279  投诉电话:22865283  邮箱:rsc@fzu.edu.cn
邮编:350108 电话:0591-2286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