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德且智德才双馨 一一记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十大师德标兵付贤智教授 中科院院长路甫祥视察我校化肥催化剂国家工程中心时,听取了校长魏可镁院士关于付贤智同志的情况汇报后,意味深长地说:贤智贤智,既贤且智。 付贤智的模范事迹,无愧于中科院院长的赞誉。 闽江情 1997午6月,对于刚届不惑之年的付贤智来说,是一个人生的转折点。在美国威斯康星一麦迪逊大学做了四年多的博士后研究,付贤智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他成功地合成出性能优异的半导体纳米光催化剂和热化过程的先进氧化技术。该技术被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采纳,多次应用于美国航天飞机上进行的太空科学研窍。 1997年初,付贤智成功研制出美国第一代光催化室内空气净化器。国际光催化界知名科学家高度评价他的研究成果,许多人纷纷发函索取他发表的论文,许多教授为他写推荐信,为他全家申请美国"绿卡"。在美国,他已经拥有令人羡慕的一切:丰厚的年薪,优良的科研环境。舒适的生活条件…… 可这时付贤智却回国了,在付贤智心中,祖国永远是最重要的。他忘不了故土的养育之恩,也忘不了在鲜红的党旗下的誓言。他觉得,在美国,科研人员与其研究机构的关系,是纯粹的雇佣关系,干得好,就给加薪,干得不好,就走人,搞科研的最终目的,成功与否,最主要的标志是看你挣了多少钱。而在国内搞科研则不同,为祖国为人民做点贡献,能给付贤智很大的满足感。这正是美国所不能给他的。毕竟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他能强烈感受到急需人才的祖国母亲从大洋彼岸对他发出的深沉、殷切的召唤。 回国了,回到哪里去呢?付贤智面临选择。 从大学本科到硕士,付贤智都是在北京大学度过的,而后他又在北大做了两年的博士后。从福建闽江畔一个山区的插队青年到博士后、出国留洋,北大是付贤智人生中辉煌的起点,给了付贤智一生受用不尽的学术滋养和人生启迪,那里的一草一木都印刻在他的脑海里,北大的湖光山色、庭院楼阁,都令羁旅异国的他深探怀念,更不用说在北大的导师早己对他频频召唤。 应该说,付贤智回北大,是顺理成章的事。 而此时,故乡福建的福州大学和他联系上了。刚刚路身中国馆“211工程”百所重点建设院校行列的福州大学正在组建一个化肥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该中心原为福州大学的工业催化研究所,从事工业催化剂研究开发己有20多年。先后研制开发成功的五种催化剂获国家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该中心是中国设在高等院校的18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之一,急需大批高层次的催化人才加盟。 他在越洋电话中和该中心主持工作的魏可镁院士多次交谈。思贤若渴的魏院士的真诚相邀,令付贤智评然心动。付贤智觉得福州大学尽管是一所地方院校,但有自己的优势与特点。比如说,以工为主,突出应用,与经济建设联系密切。他觉得自己是福建人,是喝着闽江水长大的,为故乡的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尽绵薄之力既是他的责任,更是一种荣耀。 可贵的是,他那地道北京人的妻子,毫无怨言地成全了丈夫的心愿。 就这祥,付贤智携带妻儿,从万里之遥回到了闽江之畔的福州大学,在故园开始书写他人生的崭新篇章。 报国心 付贤智一到福州大学,就以满腔的热情,充沛的精力,开始了紧张的工作。他凭着对国际光催化研究领域最新发展动态的了解和把握,深感在我国建立一所光催化研究所的必要。在校党委和魏可镁院士的支持下,他组建了我国第一个光催化研究所,并确定了任务和目标:从事光催化新技术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新产品研制、开发,产业化工程研究和相关人才培养,迅速占据这一领域的前沿高地,把光催化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尽快地转化并形成一个高新技术产业为国民经济建设作出贡献。研究所成立后不久,就承担了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光催化功能材料及系列产品产业化前期关键技术研究。这一课题,涵盖了光催化技术在环境保护、新功能材料、太阳能利用等领域的应用研究,孕育着一个新的高新技术产业。为此国家计委、福建省政府投入了福建省高校有史以来最高数额的项目科研经费 3060万元,支持这一效益前景远大的研究项目。 光催化是近十年才发展起来的学科,有些机理和现象尚未得到完全清晰的解释。学科前沿存在的这些空白之处,既给研究者提供了可开拓挖掘的处女地,也使其产业化的难度陡增。付贤智带领的科研人员制定了多套的攻关万案和实验方法,反复试验,经常为了检验一个数据,为验证一个结果,在实验室里通宵达旦。付贤智的晚餐和午餐经常在实验室里用快餐对付,而他的家离实验室仅仅300米。经过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苦工作,他们终于取得多项突破性的进展,成功研制出固体超强酸高效光催化剂、多功能光催化空气净化器、多功能自清洁陶瓷、自清洁抗雾玻璃等光催化系列产品。这些研究成果申请了五项国家专利(己授权三项),其中两项专利代表福建省参加中国知识产权局参办的第七届中国专利博览会,双双获得金奖。 作为国内光催化研究领域的学科带头人之一,付贤智参与制定了我国光催化领域研究和发展的方向,由于他的出色成绩和贡献,我校光催化研究所在短短的几年里,成为我国光催化领域的高水平的核心研究机构和人才培养基地,带动和促进了我国光催化研究事业的发展,使光催化成为目前我国化学学科里最为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 在取得重要成果的同时,付贤智对科研成果的转化、光催化高新技术产品研究开发和产业化也倾注了大量心血。他始终把课题研究和产业化紧密相连,走产、学、研结合的路子,在他的努力下,我校光催化研究所与万利达集团联合组建了漳州优科光催化技术有限公司,把光催化研究所的技术优势和集团公司的经济实力结合起来,致力于光催化系列产品的开发、生产。他们研制成功的多功能光催化空气净化器较好地解决了困扰人们多年的室内空气净化难题。知名的大型家电企业科龙集团也看准了光催化技术的发展前景,与光催化研究所合作成立了"福州大学――科龙光催化技术联合研究中心",联合攻关,把新兴的光催化技术全面引入制冷家电行业。这对于增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除此之外,付贤智同时承担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等科研课题,这些课题目前正在深入研究中。 辛勤的劳动结出了丰硕的成果。回国几年来,付贤智的科研成果分别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优秀成果二等奖等,他也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今年被福建省教育厅批准为"闽江学者计划"首批特聘教授。 育人曲 作为博士生导师。付贤智还承担指导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的任务。教书育人,他深知责任重大。他经常对学生说:"在科学的道路上,只有勤态刻苦,才能达到成功。"他的研究生小林说,付教授即使对像使用量筒这样的"小节"也严格要求,要他们眼睛与刻度保持水平,偏高不行,偏低不行。在研究所里,付教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是出了名的。但这并不妨碍他在生活上对他们的关心,付教授严格而不失慈爱的关心让他们倍感温暖。 在北大学习工作的12年中,导师精深的学术造诣,良好的人品及无私奉献的精神给了付贤智极大的影响。他说他要把这些好的东西传给学生。目前,付贤智带了三个硕士生、三个博士生,他们对光催化这个新领域还不是非常熟悉,因此付贤智虽然十分繁忙,还是坚持所 有的专业课都自己上。他不断地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机会,他的学生每一个人都参加过全国性的学术会议。不少人还在学术会议上做过报告。他说:"我希望我的学生能很好地独立开展科研工作,成为优秀的科研工作者,至少。一定要超越我。" 回国三年,付贤智培养出的博士、硕士均以优秀的成绩毕业,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他们以老师为榜样,教学、科研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对故园深沉眷念,对祖国无比热爱,在科学探索中,在教书育人上,无私地倾注心血,这就是既贤且智的付贤智。 |